第10章 荆益二刘

的希望之星!

《三国志》说:“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这说明刘表名高貌伟!套用易中天教授的话就是:“(刘表是)帝室之胄、一表人才、党锢中人、乱世名流!”我们以前也说过,在中国古代,人的出身和外貌是很重要的!刘表是鲁恭王之后,地地道道的汉室宗亲,人又长的高大帅气,这种人走到哪都是受欢迎的。于是刘表来到了荆州,并请来南郡的名士蒯良、蒯越,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忙(语出《资治通鉴》)。

这里要说个小插曲,刘表来荆州上任并不是一番风顺的,孙坚虽然走了,但不要忘了,袁术还在啊,前面不是说了嘛,袁术驻军鲁阳(鲁阳是荆州的一个县)。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后,袁术占据了南阳,《后汉书》说:“时,江南宗贼大盛,又袁术阻兵屯鲁阳,表不能得至,乃单马入宜城。”刘表是被江南的宗贼和袁术所阻,一个人一匹马从宜城进的荆州(一般人恐怕还没这个勇气来上这个任)。《后汉书》又说:“(刘表)请南郡人蒯越、襄阳人蔡瑁与共谋画。”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刘表是请蒯越、蔡瑁参与谋划的,但《资治通鉴》这时却压根没提到蔡瑁(当然后面会提到),却多了个蒯良,可见司马光对蔡瑁这个人可能是有点意见的,因为《资治通鉴》在写这段时基本都用的是《后汉书》的说法,但这里却不大一样!而大家可能也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蔡瑁,与史书上的蔡瑁那差别还是很大的(这点我们以后会说到),归其本源可能也是受《资治通鉴》的影响!

前面说了,当时荆州有两大不稳定因素,第一是在南阳的袁术,第二是江南各自独立的宗贼。江南的宗贼就是荆州当地的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的地主武装。“江南”一词与现在江南的概念是不同的。现在的江南主要指苏南、浙北、上海一带,而东汉时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

刘表对这两个不稳定因素很是担心,害怕他们联合起来,就问计与蒯越(《资治通鉴》为蒯良、蒯越),蒯越说:“袁术骄傲无谋,宗贼大都贪财残暴,我们只要使人示之以利,宗贼的首领必然会率众前来。您把横行无道者处死,招扶收编他们的部下,州内百姓都想安居乐业,听说了您的威望和恩德,一定会扶老携幼,前来投奔。聚集兵众后,据守江陵和襄阳这南、北两处,荆州境内的八郡,发布公文就可平定。即使那时袁术来攻,也无计可施。”于是刘表采用了这个计策,他派蒯越去引诱各宗党首领,有五十五个首领来到(《后汉书》说是十五个),刘表把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