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忙乱的滩头

万历皇帝的余粮,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用来剿,因此朝堂之上抚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在官员们的压力之下天启也只能选择以抚代剿。

作为农民军主力的武朝农民是淳朴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只有马上就要饿死了,才有作乱的企图,否则是绝对不会造反的。可是他们的头领却不是这么想的,正如同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造反者一样,这些农民军的领袖想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同人人能吃饱饭的新世界。即便是偶尔一两个头领有这样的想法,也迟早会被下面的野心家所推翻,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农民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国家民族的概念,只知道跟着有饭吃的人走而已。

一六二九年几股万人以上的农民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随即于年底再次叛乱,连同招安的官员一起杀了不少,同时还占据了多座之前还没有能够攻下的城市,将城内官仓一扫而光,然后焚毁了这些城市。在一六二九年十月的时候多股招安又叛乱的农民军汇聚一起,成为了一股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开封。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原本喧嚣的以抚代剿的呼声片刻间变得悄无声息,主战派的力量空前强大。京师向各地发出呼吁,要求各地紧急召集能够立刻开赴河南开封的军队,意图将这支二十万之众的农民军消灭在这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找到了郑芝龙,想要让郑芝龙派出一支队伍协助朝廷进剿,以解开封之围。

郑芝龙在中国和迈德诺人交恶之后,就开始处于一种奇怪的观望态度,减少了派遣交易船队前往东方港的规模,更是在刘香假冒他的舰队攻击东方港之后停止了前往东方港的交易活动——中国货在武朝受到追捧的规模可谓恐怖,不少江南豪族不惜一掷千金购买一只东方港产的中国保温瓶,更还有富豪在夏日炎炎的杭州举办“汽水赏鉴大会”,几分钱一瓶的盐汽水在杭州能够卖到三两银子一瓶,还有价无市。可是郑芝龙偏偏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了与中国深入合作的机会,这不免让中国人觉得非常奇怪,而且不光中国人,就连迈德诺人都觉得奇怪莫名,这哪有把送上来的财富往外推的道理?虽然说现在东方港的海路断绝,但是并不代表中国货就不能输出,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中国货开始沿着北上的道路输出到北海进入安南与广西市场,再由北海通过西江转入珠江进入广东市场,此刻明州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货”的牌匾。谁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时候嗅觉灵敏的郑芝龙会放弃掉这样一条发财之道?

郑芝龙虽然是个海盗出身,但是对于朝廷的动向非常关注,尤其是这种政治性的动向,想当年戚继光不过是个登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