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小镇寻古3

卢师傅的“氾水大素鸡”虽然弄得没有印像中的好看,可味道却很正宗,一开始的时候,卢师傅只是比较专一地做他的大素鸡,后来还是高泽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又做了花生米、香干、卤猪头肉等,卢师傅的卤菜比其他人的便宜,质量卫生也可绝对放心,生意当然是好得没话说了。

一盘大素鸡很快就下去了一半,这其中高泽做了很大的贡献,而“肉坨子”也就是狮子头,高泽也是毫不犹豫的来了两个,外婆做的狮子头深得淮扬菜的精髓,都是用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手工剁斩成肉泥,做成小孩拳头大小的肉丸,清蒸红烧都可,肥而不腻,肉质鲜嫩、清香味醇,那是高泽的最爱。

说起这狮子头,说法也是不少,传说狮子头的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到扬州观看琼花以后,留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在扬州饱揽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己,并亲自把四大名景更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花观。回到行宫之后,又唤来御厨,让他们对景生情,做出四个菜来,以纪念这次的江南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詹王,费尽心思,做出了四样名菜,这四个菜是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隋炀帝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乎,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佳肴,传遍江南。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到了唐代,更是金盘玉脍,佳馔俱陈。这一天,郇国公宴客,命府中名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并伴有山珍海味,水陆奇珍。宾客无不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一菜端上时,只见用巨大的肉圆做成的葵花心,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宾客劝酒道:“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花肉不如改为‘狮子头’。”自此淮扬名菜,又添一道“狮子头”,红烧,清蒸,脍炙人口。

宋人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将吃螃蟹斩肉比喻成“骑鹤下扬州”的快活神仙,可见蟹粉狮子头一菜多么鲜美诱人了。

清代,乾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着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徐珂在《清稗类钞》明确记述:“狮子头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