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郑若漓并没有逼着武瑜侯一定要表达他的态度,武瑜侯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不好说是因为他觉得有些话不用说,皇上不是没脑子的人,如果没脑子,也坐不上那个位置了,能坐上那个位置的,哪个不是人精。
只是,皇上终究是看错了一把,他把那么好的儿子当成了鱼目,而那些鱼目,虽然经过了皇上的打磨,但它们终究没有成为珍珠,珍珠蒙尘没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在皇上最需要的时候,郑浮笙就发光了,还是最耀眼的光。
此时耀眼的郑浮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皇惦记上了,在乾清宫的大殿上,父皇轻点着自己的那些话,他不是听不懂,但他只能当做听不懂,不管父皇想要让自己问什么,郑浮笙就只当做没听见。
因为他曾经以为自己听懂了父皇的意思,结果父皇最后却疑心自己另有所图,所以,郑浮笙告诫自己绝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在一个地方跌倒一次是失误,跌倒两次就是蠢材了。
郑浮笙虽然想要以最正确的形势走上高位,也就是以父皇下诏书的形势,名正言顺地坐到那把龙椅上,但他却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父皇身上,虽然心疼父皇最近一段时间的遭遇,也想帮他脱险,郑浮笙却不信任他。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郑浮笙的打法儿是,把所有能跟自己抗衡的,都在局外就消灭掉,他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现在能跟他竞争的对手,郑浮笙还真是数不出来,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他还要再仔细地观察,万一再有像四皇弟这样忍辱负重的呢。
郑浮笙这么想着,连他自己都觉得太过小心了,只是,父皇的年纪还并不是很大,如果不是他病了一场,这场夺嫡大战也不会提前这么多,不过现在看来,这声风波平息之后,父皇再掌个六、七年的朝政是没问题的。
到了那个时候,下面的几位皇弟们也要长大了,郑浮笙抚了下额,这样的争斗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其实很明显,终结这声争斗的,只能是皇上的健康,一想到要用这个来衡量历史的走向,郑浮笙就有些兴味索然了。
“蔓儿,你现在感觉如何?”
现在,什么也没有蔓儿的身体重要,郑浮笙不想再管外面的事情了,先让这段争斗告一段落,自己先在府里静一静,陪着蔓儿把这段养胎的日子渡过去。
说是养胎,郑浮笙其实也在养自己,他要养一养自己的心性,他发现,自己在知晓父皇有疾,兄弟们开始有所行动之后,变得亢奋了,而亢奋的结果,就是自己做事儿有些不择手段,狠辣了些。
这不是郑浮笙想要的,他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暴虐的人,父皇管理国事的态度就很值得自己借鉴,很从容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