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波兰大洪水时代 1

波兰立陶宛联邦王室陆军指挥官兼任布拉茨瓦夫省省长米科拉•波托茨基伯爵率领主力部队进驻奇吉林城之后,决定暂时休整,等收到先头部队传来的消息之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打算。之所以这样做,更主要的是出于谨慎的考虑。

5月的乌克兰大平原,春天姗姗来迟。河水潺潺,春草渐绿,树木萌芽,万物复苏。茫茫苍苍的大地上,团花锦簇,一片生机勃勃。

米科拉•波托茨基同学快活的日子没有几天,很快不好的消息传来,波兰先头部队左翼和右翼相继覆灭,他的儿子也在战争中一命呜呼。

米科拉•波托茨基同学伤心欲绝,下令抓捕有反抗波兰联邦嫌疑的哥萨克数百人,然后送上绞刑架,给儿子陪葬。参谋人员的劝慰之下,米科拉•波托茨基忍着内心的悲痛,指挥着部队向后撤退,经过至切尔卡瑟,白采尔科维,一路烧杀至科尔孙城外,下令部队停下来,构建筑垒兵营,并求亲王耶热米•维希尼奥维茨基派翼骑兵部队给予援助。

筑垒兵营是构筑有永备和野战设计工事以及其他筑城工事,并与各个工事障碍物相结合构成筑垒配系的地域或地带。能由专门指定的部队独立地或与诸兵种合成部队、野战部队协同进行持久顽强的防御。某些情况下也可仅有野战部队防守。在乌克兰大平原,建立这种野战筑城工事,对于防备哥萨克骑兵以及克里米亚汗国骑兵的打劫,具有重要的意义。乌克兰独立军或者鞑靼骑兵如果贸然强攻筑垒兵营,必然会遭到重大的反击。即使能够成功,也是惨胜。

米科拉•波托茨基企图要借筑垒兵营和翼骑兵,对乌克兰独立迎头痛击,

300公里外,赫梅利尼茨基、袁崇焕率领全副中式装备的乌克兰独立军精锐部队与鞑靼骑兵,一路向科尔松城外的波兰筑垒兵营进发。沿途不断有哥萨克起义军加入进来,共同组成反抗波兰军队的洪流。

五天之后,部队到达科尔松城外。

袁崇焕久经战场,无论是防御战还是进攻战,都有着丰富经验。在观察了波兰军队的筑垒兵营之后,袁崇焕通过无线电报向金陵城汇报了战场情况。

周垣立刻做出回电,“战场信息瞬息万变,具体战役不必请示。针对乌克兰的具体情况,可广泛运用了分割敌兵力、将其各个围歼的战法。对于守城敌人部队,建议采取围点打援。”

袁崇焕按照皇帝陛下围点打援的思想,在随后的军事会议上指出,“将乌克兰独立军主力15000人,呈半月形部署在兵营对面的丘陵地带,佯装要以重兵发起攻击。同时,马克西姆-克里沃诺斯上校指挥的一万人的哥萨克支队与鞑靼骑兵,秘密隐蔽前往波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