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袁崇焕的心路历程(下)

“如此巨贪,就应该剥皮填草,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将那位狱友捉拿归案后,所有的账册、凭证都平白无故的消失了。大明兵部尚书梁廷栋、大明首辅温体仁上奏折,说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好人。除了御史台的乌鸦嘴除了嚷嚷两句以外,朝廷对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袁崇焕说道,“据我分析,这是一桩集体贪腐行为,高层官员从中受益。10万两白银并不是小数目,怎么可能长时间的不被发现。如果不是当时的官兵闹饷,恐怕这件事一直还会被隐瞒下去。”

“大明朝文官集团贪污成风、几乎已成惯例。”刘明说道,“至于军队里的各级军官,贪污军饷、杀良冒功。更是稀松平常。大明朝的官场,已经烂到根子里。”

兑换完货币之后,刘明、袁崇焕等人在帝国银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银行大楼。

“袁先生请看。这座大楼本身完全就是一个堡垒,除非发生地震,否则可以说是坚不可摧。”刘明站在楼顶天台上,对袁崇焕说道,“大楼的墙壁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可以抵挡重炮的轰击。而且我们也不是被动防御,银行内部,还有我们的战士负责保卫。只要将钢铁大门关上,那些宵小之徒就别想攻进来。”

袁崇焕好奇的问道,“你说的混凝土是如何做的?是不是有些类似三合土?”

“水泥、砂子、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混合而成,然后倒入相应的模具。比三合土还要简单。”刘明来到混凝土垛口前面,用枪托狠狠的砸了一下。墙面上只出现一个小小的白印,“这混凝土可以说是坚如磐石。不仅造价低廉,而且施工速度很快,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打造一座堡垒。”

“当年的辽东前线,如果能够用混凝土修筑城墙就好了。”袁崇焕用手拍了拍墙面,无限感慨,“否则也不会死掉那么多的兄弟。”

众人默然无言。现在的朝廷连军饷都欠着,哪里还有钱去修什么堡垒。

下楼登车,一行人离开帝国银行德州分行。

袁崇焕回头望着帝国银行大楼,良久才揉着僵硬的脖子问刘明,“刘先生,建造大楼所需的水泥数量巨大,难道也是从汉中运过来?”

“不。”刘明回答道。“华夏胶州特区水泥厂已经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水泥。如今,山东地面上的很多富商、地主、财东、官员为了保命,都争先恐后修建混凝土碉堡和堡垒,水泥的生产是供不应求。”

一直沉默不语的邱翠儿悠悠地说道,“要是我爹听我的劝,修建混凝土堡垒,家里的那么多人哪能死于非命?”

“邱姑娘,请节哀顺变。”刘明安慰道。“华夏军会为他们报仇的。”

“谢谢你,刘大哥。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