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 注②正义颜师古云:“皋,水旁地也。广平曰陆。言水大泛溢,自皋及陆,而筑作堤,傜役甚多,不暇休息。” 注③集解韦昭曰:“言栾大能通天意,故封乐通。”索隐韦昭云:“言大能通天意,故封之乐通。”乐通在临淮高平县也。 注④集解骃案:汉书音义曰“般,水涯堆也。渐,进也”。武帝云得栾大如鸿进于般,一举千里,得道若飞龙在天。 注⑤集解韦昭曰:“乐通,临淮高平也。”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有甲乙第次,故曰第。” 注⑦集解汉书音义曰:“或云斥不用也。”韦昭曰:“尝在服御。”索隐孟康云“斥不用之车马”是也。 注⑧集解孟康曰:“韂太子妹。”如淳曰:“韂太子姊也。”蔡邕曰:“帝女曰公主,仪比诸侯。姊妹曰长公主,仪比诸侯王。”骃案:此帝女也,而云长公主,未详。 注⑨集解地理志云东莱有当利县。 注⑩集解徐广曰:“武帝姑也。”骃案:韦昭曰“窦太后之女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满手曰搤。”瓒曰:“搤,执持也。” 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①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②见地如钩状,掊视③得鼎。鼎大异于觽鼎,文镂毋款识,④怪之,言吏。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天子使使验问巫锦得鼎无奸诈,乃以礼祠,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⑤至中山,⑥晏温,⑦有黄云盖焉。有麃过,上自射之,因以祭云。⑧至长安,公卿大夫皆议请尊宝鼎。天子曰:“闲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今年丰庑未有报,鼎曷为出哉?”有司皆曰:“闻昔大帝兴神鼎一,⑨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⑩上帝鬼神。⑾遭圣则兴,⑿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颂云‘自堂徂基,⒁自羊徂牛;⒂鼐鼎及鼒,不虞不骜,⒄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⒅盖,若兽为符,⒆路弓乘矢,[二0]集获坛下,报祠大飨。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见于祖祢,藏于帝廷,以合明应。”制曰:“可。” 注①集解应劭曰:“锦,巫名。” 注②集解应劭曰:“魏,故魏国也。脽,若丘之类。” 注③索隐说文:“掊,抱也。”音步沟切。 注④集解韦昭曰:“款,刻也。”索隐韦昭云:“款,刻也。”按:识犹表识也。 注⑤集解如淳曰:“以鼎从行,上至甘泉,将荐之于天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河渠书凿泾水自中山西。”索隐此山在冯翊谷口县西,近九嵕山,土人呼为中山。河渠书韩使水工郑国说秦凿泾水自中山西,即此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7-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