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⑦集解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索隐如淳云:“三辅俗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故曰晏温。”许慎注淮南子云:“晏,无云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上言从行荐之,或曰祭鼎(乎)。” 注⑨索隐颜师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牺氏,以在黄帝之前故也。 注⑩集解徐广曰:“烹,煮也。鬺音觞。皆尝以烹牲牢而祭祀也。”索隐言鼎烹牲而飨尝也。“鬺”字又作“觞”字,音殇。汉书郊祀志云鼎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鬲音历。谓足中不实者名之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以祭祀上帝。或曰尝烹酌也。” 注⑿正义遭,逢也。鼎虽沦泗水,逢圣兴起,故出汾阴,西至甘泉也。 注⒀正义社主民也。社以石为之。宋社即亳社也。周武王伐纣,乃立亳社,以为监戒,覆上栈下,不使通天地阴阳之气。周礼衰,国将危亡,故宋之社为亡殷复也。 注⒁正义此以下至“胡考之休”是周颂丝衣之诗。自堂,从内往外。基,门内塾也。郑玄云:“门侧之堂谓之塾。绎礼轻,使士升堂,视壶濯及笾豆之属,降往于塾。牲自羊徂牛,告充已,乃举鼎告絜,礼之次也。” 注⒂正义自堂往塾,先视羊,后及牛也。毛苌云:“先小后大也。” 注⒃集解韦昭曰:“尔雅曰鼎绝大谓之鼐,圜奄上谓之鼒。” 注⒄索隐毛传云:“虞,哗也。”姚氏案:何承天云“虞”当为“吴”,音洪霸反。又说文以“吴,一曰大言也”。此作“虞”者,与吴声相近,故假借也。 或者本文借此“虞”为欢娱字故也。 注⒅集解韦昭曰:“与中山所见黄云之气合也。” 注⒆集解服虔曰:“云若兽,在车盖也。”晋灼曰:“盖,辞也。或云符谓瑞应也。” 注[二0]集解韦昭曰:“路,大也。四矢为乘。” 注集解徐广曰:“一云大报享祠也。” 注集解服虔曰:“高祖受命知之也。宜见鼎于其庙。” 入海求蓬莱者,①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侯其气云。 注①正义蓬莱﹑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 其秋,上幸雍,①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 上疑未定。齐人公孙卿曰:“今年得宝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与黄帝时等。” 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侯),问于鬼臾区。②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筴,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筴,后率二十岁③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僊登于天。” 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视其书不经,疑其妄书,谢曰:“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说,召问卿。对曰:“受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8-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