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未能兴化致理,故殷家不大光昭,亦不即摈灭,以至于今也。亦见周书及随巢子,颇复脱错。 而刘氏音破六为古,其字义亦无所通。徐广云一本作“不顾亦不宾成”,盖是学者以周书及随巢不同,逐音改易耳。随巢子曰“天鬼不顾亦不宾灭”,天鬼即天神也。 注⑦索隐言今悉求取夫恶人不知天命不顺周家者,咸贬责之,与纣同罪,故曰“贬从殷王受”。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云‘肯来’。” 注⑨索隐八字连作一句读。 注⑩正义服,事也。武王答周公云,定知天之安保我位,得依天之宫室,退除殷纣之恶,日夜劳民,又安定我之西土。我维明于事,及我之德教施四方明行之,乃可至于寝寐也。自此已上至“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问之,故先书。 注⑾集解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索隐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之旧居。正义括地志云“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然则居阳城为禹避商均时,非都之也。帝王世纪云:“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汲頉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也。” 注⑿集解徐广曰:“周书度邑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也,南望过于三涂,北詹望于有河’。”索隐杜预云三涂在陆浑县南。岳,盖河北太行山。 鄙,都鄙,谓近岳之邑。度邑,周书篇名。度音徒各反。正义括地志云:“太行、恒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西北接岳山。”言北望太行、恒山之边鄙都邑也。又“晋州霍山一名太岳,在洛西北,恒山在洛东北”。二说皆通。 注⒀正义粤者,审慎之辞也。言审慎瞻雒、伊二水之阳,无远离此为天室也。 注⒁正义括地志云:“故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郏鄏,周公新筑,在洛州河南县北九里苑内东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迁都成周,至赧王又居王城也。帝王世纪云‘王城西有郏鄏陌’。左传云‘成王定鼎于郏鄏’。 京相璠地名云‘郏,山名。鄏,邑名’。” 注⒂正义华山在华阴县南八里。山南曰阳也。 注⒃集解孔安国曰:“桃林在华山东。”正义括地志云:“桃林在陕州桃林县西。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广员三百里,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入河也’。” 注⒄集解公羊传曰:“入曰振旅。”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①亡国宜告。 ②武王亦丑,故问以天道。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前’。” 注②索隐六字连一句读。正义箕子殷人,不忍言殷恶,以周国之所宜言告武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1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