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 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 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 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 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 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 实。《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 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 塘月色》等篇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全篇内容看,既有对秦淮 河往事的追述,也有自己在秦淮河的见闻和感触;既有对秦淮河夜景的描写,也有对河上歌 妓行为的记叙。从表现手法看,有细腻的近景描绘,有疏淡的远景勾勒,有静景有动景,有 实景有虚景,起伏跌宕,变化多姿。文章抓住了“灯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细针密缕的描绘 和渲染,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的美的境界。又如《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是 描写一幅画,文题也是画题,作者细腻地描写出了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和形态,通过具体 的描绘,不但生动地写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也传达出了“月朦胧,鸟朦胧”的意境。而在 《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 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 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总之,这类写景散文,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 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 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 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在长期的追求中,朱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3-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