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一方面他冷眼看待人生,以日常生活用语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从而抒写自己的人 生;另一方面他热烈地呼喊“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 一大盆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在《论轰炸》中,他呐喊着民族和国 家的新生:“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抗战胜 利的前后,昆明掀起了民主运动的热潮,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李公朴、闻一多的遇 害,更加教育了作为学者的朱自清,他的态度也就更为激进了,因此创作基调明显地发生了 变异。这时期,朱自清散文已经由抒情转向说理,主要收在《标准与尺度》和《论雅俗共 赏》两集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 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论吃饭》充分肯定农 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文 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篇充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回来杂记》对国民 党统治下的北平现实予以评说,分别从“有”“闲”“杂”“乱”四方面剖析日常生活的状 况,由表及里,烛幽发微,揭示了“物价像潮水一般涨,整个北平也像在潮水里荡着”的社 会动荡的本质,从而激烈地抨击在民主运动中行将灭亡的黑暗社会制度。在《中国学术的大 损失——悼闻一多先生》等文中,他肯定闻一多对民主运动作出的贡献,揭露了国民党反动 派的凶残和卑劣,表示了继续斗争的决心。朱自清曾多次称赞:“鲁迅的‘杂感’也是诗”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而他恰恰也正有意地仿效鲁迅,同样在杂文里“一面否 定、一面希望、一面战斗着”。(同上)在一些杂文中,对知识分子进行痛快淋漓的解剖, 如《论书生的酸气》批评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气味”,他说,既然“自己是在人民之中”, 就不能再“自命不凡”,要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地“看清了自己”,要丢却知识分子那种装腔 作势和自视清高的作风。这实际上包含了朱自清对“旧我”的否定和批判,包含着对自己那 种习惯于克制、平和中正、沉思默想、内向封闭的超稳定文化心理的否定,他在勇敢的自我 否定中紧紧地向人民靠拢,实现与旧哲学、旧思想、旧意识的决裂,代之以崭新的革命思想 意识,从而重新肯定自己。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 邃,无不显示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7-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