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还未进家门,就从堂屋传来爹爹和村支书杨富贵的谈话。
村支书:这个是好事,但也得她本人同意。
杨父:是你们看得起,这么好的事还惦记着我们燕伢!
杨燕听着他们口中的”好事“,脑子里突然闪过上次邻村的王媒婆来给她提亲的事,可屋里除了不断传出烟雾和呛鼻的旱烟味儿,便不再有任何声音出来。
杨燕走进屋,和杨书记打过招呼后,便单刀直入:杨叔,找我啥事呀?
村支书把旱烟杆放在椅子一角敲了敲烟灰说:是这样,村上的兰秀华老师不是想到广东去闯一闯吗?想停薪留职,让你帮他代一年课。
杨燕既诧异又欣慰,总算不是给她介绍对象:让我教孩子?
杨父:可不嘛,还不快感谢你杨叔。
村支书:嗨,别谢我,要谢也得谢……
杨燕没等支书说完打断说:我不想教。
支书和杨父惊讶地齐齐望着杨燕,爹急问:咋就不想教啦,这么好的事,人家……
支书示意杨父停下,抢过话题:燕子啊,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为什么不想教?
杨燕:我没耐烦心跟孩子们相处,到时别误人子弟。(其实杨燕从心里对孩子犯怵,因为孩子总会有意无意地拿她残疾的双腿当话题)
村支书: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是经过调查和了解的,你有这个能力。
杨燕:村里还有兰梅,建华都可以呀,和我一起初中毕业的,在学校,成绩都不错。
村支书:实话跟你说吧,你是兰老师亲自点的将,他说他手上这17个学生,是复式班,其中一个还是学前班,他不放心给别人,他相信你能帮他带好。
杨燕一听是兰老师的想法,心里为之一震,兰秀华老师是她的启蒙老师,当年她因为残疾,自卑得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们玩时,他总是想办法来和她谈心,开导她,让她树立信心,主动去融入到同学们当中。
杨燕正犹豫间,父亲说话了:我知道你还是想出去,想再去学校上学,但我告诉你,你那个想法根本就行不通,毕业都五年了,要是能上,早就上了,这些年,你不是一直在等机会吗?等到了吗?
刚要心软的杨燕听父亲这么一说,又较真起来:我想上学,想读书错了吗?五年了又怎么样,就因为我坚持了这么久,才不想放弃。
杨父:想读书没错,但你现实点行吗?这些年你给别人做衣服挣来的钱都花在买纸、笔、信封上,稿件写了两麻袋,也没见过有什么用,咱是农村人,踏实点过日子不行吗?
杨燕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委屈地说:我知道,你就巴不得我上不成学。
村支书看着杨父坐不住了,站起来准备往杨燕旁边走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