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六章 法理何在

萧洵冷目射向那恣意张扬的男子,沉声道:“苏侍郎这番言论怕是下得为时过早!本王此次回京便是奉了皇兄之命对右相唐清镜涉嫌通敌叛国之罪进行彻查,在未有确凿证据之前,一切尚不能定论。至于他是逃狱被杀还是遭人设计无辜惨死,本王也会亲自查出,断不能让忠臣枉死,奸臣逍遥。本王定当还世人一个真相,还天下一个公道,以免忠奸混淆、黑白颠倒,以慰皇兄在天之灵!”

“王爷这话,下官实难认同。”苏烨拱袖一辑,挑眉道:“下官素闻王爷与唐家早年乃是旧交,如今王爷戎守边关多年,不知人事变迁实是常情,却不当以旧情看事,一味偏坦包容。若下官未曾看错,此刻王爷身边那名少女,便是叛臣唐清镜出逃在外的幺女唐若华。若王爷禀持公道,此刻应将此女即刻抓捕,而非堂而皇之带在身边。这……似乎于法不容,于理不通。”

此言一出,在场众臣的目光纷纷落到了齐弈身边那名少女身上,见其果真是那令太后与苏家合力也未能抓获、最终被传随着齐弈一同坠涯的传奇少女,心中不由惊奇交加。

对唐家这一场几近灭门的灾劫,许多人其实心知肚明,不过是苏家用来打击唐家的一个手段;至于通敌罪名是真是假,早已随着皇帝的薨逝而失去意义,根本没人在乎。

眼下人人关心的,是这名唯一活下来的唐家遗孤,是否会是晋王用来制掣苏家的一个筹码,以着为唐家翻案之名,将苏家势力就此打压,顺利稳固其皇族地位。

然而就在苏烨说完这话,那名满面悲色的少女却突然目光一厉,随后整个人忽以常人肉眼难辩之速猛地飞射而起,手中羽鞭若一道耀眼闪电,瞬息间缠卷上远在三丈开外的苏烨,将他一把狠狠掼在地上。

“奸臣误国英雄死,千古遗碑夕照明。我父一世忠名,却叫尔等奸臣玷污,你说法之何在,理之何在?”唐若华一脚踩上苏烨被束滚在地的身体,不顾他痛得嗷嗷直叫,抬手间衣袖大力一挥,顿时将苏烨身后冲上来的一众近前护卫齐齐掀翻在地,根本无人近得了她的三尺范围之内。

“大胆逆贼,竟敢当众袭击朝廷重臣,还不快将我家公子给放了!”

眼见公子被擒,陆宁心下一慌,本能地想冲上去却被一股大力击挡在外,不由急得大叫。

却听那少女悲凉一笑,尔后冷厉的目光蓦地朝他射来,若一道锋利之箭,生生吓得他瞳孔一缩,整张面孔就此变了颜色。

“若我不放,你又能奈我何?”

区区一个苏烨,还远不够抵唐家百余口人的性命。

她不会因一时激愤而就此杀他,却不代表她可以容忍他对父亲肆意妄为的侮辱,更不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