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

过了十五,朝堂又恢复了往日的严肃,五鼓钟响静鞭后,隆熹九年的第一次早朝便开始了,李洵心情甚佳,毕竟新年新气象,她也一改往日朝上严肃的形象,笑着说道:“初春伊始,万象更新,春节这几日,朕收到了不少好消息。

朝政上的,新政实行一年有余,收效颇丰,虽有些人不开心,可老百姓开心,朕听说今年的春节比往年都要热闹,老百姓手头富裕了,这年就是喜庆年,可反之,就是咱们自己糊弄自己了。

外政上的,周边各国也都稳定下来了,今年过年,各国进献的贺礼都很丰盛,户部登记入库后,同昭荣公主连同礼部商量,回礼也给重些,不要小气,国库充盈了,朕底气都足。

至于私事,庶子回宫算是大事,不说了。朕还听说有几位老臣年上都添了孙辈,这是喜事,这些孩子都是我大显朝未来的希望,朕从内帑中拨了些银两给所有孩子各打了一副金锁,赏赐下去,当是朕的贺礼。”

就有几位老臣从班位中走出来,叩头道了谢恩,又起身回到班位中去了。

年节刚过,朝堂上也无大事,随意寒暄了几句,李洵便准备让大家都散了,刚示意万福退朝,却有一人从班位中走出来,双手执笏,说道:“臣有本要奏。”出班之人是徐茂,隆熹二年榜眼,因为才华出众颇得李洵赏识,从他高中到现在短短六年多的时间,他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六品京官升为了四品的大理寺少卿。

徐茂是当年的榜眼,才华自不必说,当年高中后,登门求亲的人快将他家的门都踩破了,他庶子出身,又其貌不扬,在高中之前也有说过亲事,可无一人同意,高中后他突然成了香饽饽,连当时势力最大的肃王府也来提亲,欲将府中的一个小郡主嫁过去,可他却拒绝了,最后迎娶的是当时工部尚书薛行简的幼女,这也让李洵对徐茂多了几分好感,认为他不攀附权贵,即便是两年后薛行简因贪污被参劾,李洵也未迁怒到徐茂的身上,甚至因为徐茂的关系对薛行简网开一面,只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李洵虽然有些诧异这刚过完年,徐茂就有事要奏,可还是让他说了下去。徐茂从怀中摸出一本奏本,将其举过头顶,端端正正地在地上跪下,才朗声道:“臣,参已故左都御史侯冠儒,结党营私,意图谋逆之罪。”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哗然,连李洵都是一惊,她虽料到朝臣们不会放过侯冠儒,可她一没想到参劾之人会是徐茂,二也没想到参劾的居然会是谋逆大罪。下意识的,李洵将目光转向李洛,李洛在李槿的阻拦下倒是没有过激的举动,可也被气得脸色煞白,一手指着徐茂,连声喊着:“胡说八道。”

徐茂不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