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针锋

此言一出,百官皆是慌忙的跪了下来,垂首讷讷不敢言语。

若说方才或许还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是此时却显然是不能的,毕竟罪名已是经由了皇上之口说了出来,“后宫干政”自古以来都是大罪。

何况对象还是当今太后。

太后怒极反笑,可仍旧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只道,“哀家不过是太过痛心了些,皇上又何必如此的咄咄逼人呢?”

何为倒打一耙便是如此了,明明是太后先发制人,急着要将罪名往其身上安,可到头来却是摆着脸色装成无辜之人。

如此,实在是令人气极。

孟连彦冷嗤了一声,“朕有无咄咄逼人,文武百官皆是看得清清楚楚,母后实在是不必担心。”

说罢不等其接话,便继续道,“朕自登基以来,始终皆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从不敢徇私枉法,罔顾道义,是以才慢慢的有了如今的孟周国,朕不知母后到底是对朕不满,还是对忠心于孟周国的百官不满,又或是对始终戍守边关的百万将士不满?”

每说一句,声音皆是不自觉的提高了些许,伴随着的情绪亦是激昂了不少,是以话音落下之后,沈嫮玥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下首的百官皆是下意识的抬起了头,直直的将目光聚集于一处。

这几年以来孟连彦所治理下的孟周国如何,众人皆是有目共睹的,自是不会因着太后的区区几句话便轻易的将所有的努力悉数抹杀,更何况,如今的朝廷中的百官皆不再是昏庸与无能之辈,都是可以凭借自身的眼睛看得清楚。

太后那话到底是有失了水准,引发了众怒实在是再为正常不过的事了。

太后微微愣了愣,随即便回神,“哀家又如何会对忠心的百官和将士不满呢,皇上切莫妄自胡乱揣测哀家的意思。”

这话虽是在解释,可太后却是清楚大好的时机已是错过,再多说只会有害无益,是以想了想,便直接道,“哀家不过是想着趁着二皇子的周岁宴,来好好的瞧瞧哀家的皇孙罢了,至于旁的,却是与哀家这个老婆子没有多大干系的。”

换句话说,她并非是想要“干政”,依旧是在与先前的话予以解释了。

“快将二皇子抱来给哀家瞧瞧,”太后微微偏转了视线,露出笑容的说道。

沈嫮玥触及太后的目光,犹豫了不过一瞬,便暗自决定不动声色的继续保持不动,不论太后到底怀有何种目的,左右都是有他挡在前头的,若是自己擅自动作,反倒是会与他惹来麻烦。

太后见底下人并无反应,不由得冷哼了一声,“舒妃这是将哀家的话当作耳旁风了?”

又是一个“不敬”太后的名头,众妃嫔听了之后只在心里暗喜,毕竟作壁上观看场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