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元帝国的瓦解(1)

迎立宁宗。数月而死。燕帖木儿又要立燕帖古思。翁吉剌氏仍不肯。乃再迎顺帝。顺帝既至,燕帖木儿不让他即位。迁延数月,恰好燕帖木儿死了,顺帝乃得立。既立之后,追治明宗暴死故事。毁文宗庙主。流翁吉剌氏和燕帖古思于高丽,都死在路上。

如此,每当继承之际,必有争乱,奸臣因之擅政,政治自然不会清明的。况且蒙古人本也不知道治中国之法。他无非想骏削中国人以自利。试看他户、工二部,设官最多,便可见其一斑。其用人,则宿卫勋臣之家,以及君主的嬖幸、诸王公主的私属,都得以平流而进。真是所谓“仕进有多途,铨衡无定法”。再加以散居各处的蒙古、色目人对于汉人的凌侮,喇嘛教僧侣的骚扰,自然弄得不成个世界了。

元代之主,惟世祖最为聪明,颇能登用人才,改定制度,然亦好用利之臣。后来则惟仁宗以李孟为相,政治稍见清明。此外大都仍是游牧部落酋长的性质,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元代诸主,大都不认得汉字的——而又都运祚短促。在位长久的,世祖而外,惟有顺帝,而其荒淫又特甚。客帝的宝位,自然要坐不住了。

元朝当世祖时,江南还屡有叛乱,后来才逐渐镇定。顺帝初年,反者屡起。然尚未为大患。至一三四八年,方国珍起兵于台州,元朝就不能戡定。于是白莲教徒刘福通,起兵安丰,奉教主之子韩林儿为主。李二起于徐州。徐寿辉起于湖北。郭子兴起于濠州。张士诚起于高邮。长江流域,几于非元所有。

82.

(本章已完)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