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羽若看来,十五年前战乱发生之时,她还没有出生。那些残酷的杀戮原本与她无关。然而,她终于在成年之日明白了命运的残忍,前朝皇族之殇,当今三强之争,原本就裹挟着所有人的生死荣辱,令她牵肠挂肚的黎勋,就这样撒手人寰!
那一日,隆重的及笄礼在战报传来之后便草草收场。苏后勉强宣布礼成,朝臣命妇顷刻间作鸟兽散。方才还一派喜庆景象的明堂只留下几个宫娥,收拾堆砌在堂前的贺礼。羽若仍然端坐在妆台旁,仿佛时光静止般木然不动。苏后明白,女儿此时心中必定如惊涛骇浪,一个娇养在后宫,十五年来活得顺遂如意的公主,如何能禁得住这么大的悲怆。她走上,把女儿揽入怀中。这一揽,她才发现羽若藏在宽大礼服中的身体克制不住地颤抖,随后,终于爆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声。
苏后是看着黎勋陪伴羽若一起长大的,所谓青梅竹马,真该用来形容这一对璧人。羽若聪敏,学什么都过目不忘,难免自傲,不把御书馆里的其他王族子弟放在眼里。唯有黎勋,才华卓越,课业精进,足以令羽若心悦诚服。更难得的,是黎勋对公主的那一份周到体贴。羽若调皮,每每在师傅面前闯祸,都是黎勋主动出头,明里暗里替她受罚。有一次羽若被罚抄写《庄子》,却困倦难耐,等到睁开眼,发现已经天明,而案头,放的是黎勋仿着她的笔迹,连夜完成的罚抄。
又一次,羽若调皮爬到树上掏鸟窝,下来时却害了怕。抱着树杈大哭。刚满十二岁的黎勋不由分说,手脚并用地爬上树,揽着羽若的后背,把她抱扶下来。等到宫女叫人来,俩人已经在树下笑成一团。苏后记得,那一次羽若眼里还噙着泪,但望着黎勋的目光却是那般欢欣。刹那间,苏后甚至动了嫉妒之心,出身高门望族,从小规行矩步的苏后从羽若身上看到的,是自己从未体会过的快乐。
要说起来,黎勋不过是罗金王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救他回来时,不过四五岁的光景。他的出身实在是配不上罗金嫡公主。但是,这孩子实在也是出色。不止模样言行惹人心疼,小小年纪,谦恭有礼,勤勉好学。很快,上至罗金王夫妇,下到御书馆先生和宫中的奴仆,无不对他赞不绝口。说起来,他也算是苏后亲自带大。更难得的是,长到七八岁上,已经通晓事理。不甘于只是在御书馆习文,更向罗金王请求,延请高师教授他兵书和武功。罗金王见他不贪图眼前安乐,胸怀奇志,见识不凡,便依从了他的请求。就这样,让他习文练武,苦心栽培,到了弱冠之年,果然长成了一个文武双全,才干过人的翩翩少年。
罗金王有心历练,让他跟随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