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中肯定跟不上,到时一样考不上好大学。爸妈都是忠厚老实的人,拉扯供给自己和妹妹读书不容易,要是自己和妹妹都上了高中大学,肯定会不堪重负。妹妹成绩那么好,还是让她上大学好了。自己高中部分的志愿就只报县一中,能考上就去读,考不上就死心不读大学了。反正是人才,不读大学照样成就非凡,没什么好怕的,背水一战,拼一回好了。书福知道父母希望自己和妹妹都能上大学,便没敢把这个悲壮的决定告诉父母,心想他们以后会明白的。余下的时间,杨书福更加发奋读书,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沉重;他的中考就是他的高考,决定他的未来。
时间过得很慢,也过得很快,中考的成绩出来了,天不遂人愿,差了三十几分,书福没能考上梦想的一中。他知道自己尽力了,考不上只能做罢,好在不是个让人欲罢不能、痛不欲生的分数。
四千多块学费,像一座大山,压得杨父杨母喘不过气来,杨父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闷烟,书福倍感愧疚。
好在可以办喜酒融资,这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一张张大红的请柬,焕发着洋洋喜气,收到的人却大多愁眉苦脸,像司机收到交警的罚单,无法分享发请柬人的快乐,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苦不能说,不过马上又安慰自己,放心吧,以后总有机会以牙还牙的,只当是存在银行好了。
郁闷的是那些子孙学业不精的人——只有当慈善家的份,偷偷地咬牙切齿,想揍儿子或者孙子一顿。那天杨父痛痛快快地喝了个酩酊大醉。
书福真心感激慷慨解囊的亲朋好友,只恨这喜宴不是为考上北大清华而办的。
(本章已完)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