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行事未必。论其德行,似乎也不比那秦国强了多少!秦人好战,好勇斗狠,自是不好。但他们民风淳厚,质朴天然,有着仁爱之心的人恐也不在少数。若是以德引导,说不定有朝一日比中原各国更加文明也说不定呢!”
孔子道:“徒儿所言甚是!你的所言所体现的胸怀,已超过了为师。为师深自惭愧!这秦惠公爱好和平,勤政爱民,倒真是一个不错的君主呢!只是为师既为鲁相,又如何能够轻易出行。不如你代我前去一趟秦国,若是那秦惠公确实是一个贤明君主,你就助他一把力,秦国立足发展,自然便不会轻启战端。若能带来几年的和平,岂不是也是大功一件?”
闵子骞点头道:“老师说的甚是,弟子愿意前去秦国,以偿老师心愿!”
闵子骞到得秦国,并不立即去找秦惠公,而是先行找了一个私塾,教授学生读书。他要先观察一下,这秦惠公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所传说的那般仁德。
这日他自私塾归来,见自己门前立着一人,那人青衣小帽,貌极简朴。见到他来,慌忙上前,拱手说道:“先生可是孔夫子之高徒闵子骞先生么?不才这厢有礼了!”
闵子骞长期读书眼有些近视,先时还看不大清,等走的近了,这才看清那人的容貌。那人生的身材中等相貌清瘦,鼻直口方,咳下微须,一双眼睛布满红丝,却炯炯有神。那人身后还有一人,那人身材不高,低眉顺眼,咳下无须,似是一个舍人。
闵子骞连忙还礼道:“不敢不敢,小可正是闵子骞。不知阁下高姓大名,找小生何事?”
那人并不答话,反而走进一步说道:“能否借一步说话?”
闵子骞见那人似有难言之隐,遂把他让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这临时住所乃是私塾敬他是孔子的学生,鲁国的贤人,特意为他准备的。
三人到得内室,那人这才冲着闵子骞作了一个长揖,说道:“鄙人赢姓赵氏名惠,乃秦国现任国君是也,今日冒昧来见先生,实是有一件十分难解之事,敢情先生赐教一二!”
那闵子骞见他竟然是秦国的国君,心中一惊,慌忙躬身行礼道:“不知惠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秦惠公说道:“寡人不请自来,便是有罪也是寡人有罪,先生何罪之有!”
那闵子骞连忙把秦惠公让到上座,奉茶已毕,恭声问道:“君上此来,如此忧急,是为何事?”
秦惠公道明来意。
那闵子骞见他为百姓的福祉担忧至此,对吏治的清腐关心至此,不由得心下暗暗点头,心道:“有着这样的爱民之心,还能做不了一个好君主么?”
遂端荣说道:“民事大如天,民心不可伤,民意不可违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