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未来的化学之父和物理之母,陈飞便在徐大带着那些匠人掌握了炼钢火候之后,把徐大给解放了出来,并且为他取了个“世博”的名和“光学”的字。再让那三所学校确定了每日各时段的教学内容,便让二人上午去学习传统文化和外语,下午自行思考或实验证明,晚上陈飞亲自动手在黑板上用粉笔给他们讲半个时辰的东西。想到啥讲啥、不分数理化一股脑的塞给他们,让他们自行选择吸收,过后仍想不明白的地方在陈飞有空时给他们解答。从几天的效果来看,两人的喜好倒也符合陈飞的愿望,徐世博喜欢动手试验证明些东西。而徐巧巧这个女孩儿则不象他一样有时搞得灰头土脸、烟熏火燎的,就喜欢写写算算或者静想。
七月初二,这是一个能载入史册的日子,第一尊小型全钢浇铸榴弹炮铸造成功!只有半人高,口径6毫米,管长与口径比是30倍,因此管长也就一米八,仰角43度。由于现在使用的是黑火药,因此管尾壁只有10毫米厚,管口壁厚5毫米,。后边是立楔式炮尾,开锁简单,装填炮弹倒也快。陈飞在火炮厂背后山谷里围这个亮堂堂的东西转圈子,一边听着汤若望的解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照门准星都有,重量也符合要求,两个力气大点的兵士可以抬着跑。
“先试试看吧!”陈飞说道。
当汤若望便命一个技师取过一个铜壳炮弹用绸缎裹住要放入进去时,陈飞讶然发现这个东西是圆的。“等等,我看看这个炮弹!”陈飞来到这世界到今天才真正见识了炮弹。
陈飞接过看了看并经过汤若望的解说才知道,现在的炮弹都是圆形的,实心弹不必说了,空心圆弹是用失蜡法浇铸,上边有一个孔,往里边塞进铁沙和火药,再插进去一个装有延时引信的管子,引信刚好平于球形面。在装填时有绸包好放出,在再炮弹后边放上药包,点燃后炮弹在管内滑动时,绸布也燃了,这样就点然了引信。
晕,结果是这样搞得呀,这么小的一个圆弹能装多少黑火药呀!爆炸后效果肯定不行。“那就这样先放一炮来看看!”陈飞觉得先看再说,看看还有一些什么问题。
接着那技师便搬开炮尾,把炮弹放了进去,再放上一包发射药,把发射药引线从旁边细孔里伸出来,再关上炮尾。陈飞估计了下,足用了两分多钟,如果让笨手笨脚的兵士来,得还慢一些。
接着那技师点然了外边的引信,片刻之后,“轰”的一声,炮口冒出一股黑烟。那炮弹就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飞了出去,接着前边四百米上空便是一声爆响。看来炮弹打出的距离还是可以的,老汤他们对于引信的延时控制得也很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