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娘子关回来之后,张冉埋着头发展内务,经过七八二个月的发展,新城已经颇具规模了,但是就算是有了折家的十五万石粮食打底,仓储之间的粮食也已经渐渐见底了。
进入八月底,赵炅怎算是搞清楚了太原一带的巨变。宋军经石井关援军晋城,逐渐向大谷、交城、汾阳一带增兵,石岭关驻军同时向南压迫,而府州折家也不甘失败,一直在向岚州调集军力粮草,他们十五万石粮食被敲诈,军粮顿时显得紧张,不得不放慢对定天军寨的军事行动,等着秋粮入库。
张冉一直没有理会这些军事行动,只是命令加强天门关守备力量(在太原被破后,宋军废弃了太原北部门户天门关,军寨七月份很轻易的就占领、恢复了这个极为重要的关口),通过娘子关、盂县(位于娘子关西北崇山峻岭之间)走私粮食,一直忙着在各个工地之间忙碌。
七月底的时候,转轮活字印刷机开始开印,八月,新城作坊区基本完工,月底、铁厂的第一炉钢水出炉,整个新城和军寨的人口突破十三万,张冉才回到军寨中。
一步跨进会议室,张冉立即将脑中思索的火药厂事情抛开,开始听取各个方面的汇报。首先是民政方面的事情,由胡玉宁和折卿雁分别汇报。
胡玉宁主要是负责军寨日常、商业以及后勤资源调配。“至五天前的统计数据,总人口已经突破十三万,算上所有的收获(秋粮加走私),粮食只能支撑到二月中旬,不包括后继涌入人口。各项物资已经逐日紧张,包括树木和石材,我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吃饭的丁口。”
折卿雁则是相当简练的就新城和各个作坊的情况做了汇报,纸厂和印刷厂的工作都很顺利,张冉以前写的很多资料已经开始布置印刷日期,新城城墙建到八米就没有在往上建了,因为张冉给的图纸在八米处开始城墙内部就有比较复杂的设计了,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来搞。好在九座城门都完工了,张冉也就下令停止工程,新城城墙是在七八两个月后才以很快的速度建起的,移民过来的人足有十一万还多,他们不分老幼,包括进入军队的两万青壮,主要任务就是新城。所以才以这么快的速度将新城城墙建到八米。
新城在原赵炅烧毁的晋阳城(太原)稍北,原有一个被赵炅废弃的镇子,城墙两百米外不远就是汾水,再远点还有晋祠和有名的晋水,两河交汇的地点离着新城也不远。城墙外侧是以内外四层条石(四层条石总厚度达到两米)契合而成,内侧石块厚度只有一米,中间填筑土石,层叠而上,基座厚十二米,到八米的高度,城上仍有八米宽。
新城内的工房区被划到临水的一面(设计时将汾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