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割线……………………

延绥府在直隶郡北部,与上党郡接壤,是黄河九曲之中的一环,亘古不变的黄河水冲积下的一片平原地带。古为平凉,秦时为上郡第一关,汉时才被称为延绥府。

延绥,前者为地形形容词,后者为历史记录词。这里是黄河冲积平原,由于穿越者出现,注意水土保持,而且汉时陕甘一带植被茂盛,并没有黄河水患,所以延绥府自古就不虞饭食。汉一统天下时,曾有一股匈奴人占据此处,汉高祖历时两年才绥靖此地,故而称之为延绥。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延绥府是个很容易养活人,但也很容易被外人影响,并且易守难攻,自古就是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天然争夺点。

往西往北,越过黄河就是上党郡和九原郡,从宝鸡府无须乘船,走直道就能直接抵达延绥府。

都说近乡情怯,当初从延绥府应征入伍,到如今载誉而归,赵匡胤可谓经历了九死一生。虽然称不上衣锦还乡,但兜里还有枢密院发放的军饷,少说也有数百枚金币,在他们家里其实已经可供一家人十数年衣食无忧了。

坐着马车往延绥府行进,赵匡胤心里那个忐忑就不说了,但过了秦岭时,赵匡胤脸上那兴奋的神情却变了。

四年前离开家,虽然那时候天灾连连,但因着离黄河较近,陕甘平原一带又有郑国渠相勾连,所以上九郡一直不算重灾区,民众还算能自给自足。虽然日子不像之前那么富裕宽宥,但也还没到无法生存的地步。

但现在,眼前呈现在赵匡胤面前的却是一块块荒芜长满杂草的农田,还有路边近乎荒冢的人家……

“车夫,这,这里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赵匡胤沉着脸问道。

这辆马车是赵匡胤从宝鸡府特地雇的,就载了他一个人。怎么说他也是西征英雄,朝廷不给排场,他也不能亏待了自己不是。

车夫是个五十多,长的有些干瘦的老头,有着很浓重的乡音,但仔细听听还是能听明白那雒阳官话。

“客官离家有些日子了吧?”车夫反问道。

“正是,在下离家四年了。”赵匡胤如实回答。

车夫睨了他的手一眼,道:“可是军伍出身?”

赵匡胤看了看自己长满老茧的大手,还有手背不经意露出的疤痕,便笑了笑,没有做声。

车夫也不需要他的回答,继续道:“唉,你四年没回家,当然不知这一带早就面目全非咯。”

赵匡胤脸色一变:“可是遭了兵灾?但,上九郡不是没有战事吗?”

车夫苦笑摇头:“这世道,难道只有兵灾才能让人家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