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此去经年】

人亡吗?再说了,去年这勤王之师络绎而过,难道不算战事吗?”

“这里变成如今这样,是因为去年那场勤王之战?”

“呵呵,这倒不是完全因为这个。这位客官,你四年前离家,可知当时赋税几何?”

“百税一!”

“那你可知现在税几何?”

赵匡胤摇头。

车夫伸出一只手,沉重地说:“十税五!”

“啊?!怎么赋税变得如此之重?”赵匡胤瞪大眼睛。

新州汉人十税一已经算是最重的税率,而如今老州汉人居然也要十税五?这,这,这,岂不是故意要*民造反么?

车夫苦笑一下道:“呵呵,这哪算重了?里长都说了,扶桑、新罗、度甘、缅、越、暹罗等州如今都是十税七八,我们这还因为是老州,所以少收了呢!”

“胡说八道,简直是胡说八道!”赵匡胤狠狠一拳砸在车板上,怒道:“老州百税一乃是圣祖陛下定下的祖制,当朝诸公怎能说改就改!”

车夫苦笑道:“这天下是皇帝的,皇帝要怎么改就怎么改,谁还能说皇帝不对不成?祖制?圣祖陛下已经去世五百年了,他老人家管得了天管得了地,难道还管得了现在人的吃饭拉屎不成?这祖制啊,早就不怎么顶用咯!”

车夫见赵匡胤还不是太理解,便继续道:“客官,咱大汉立国千年,难道就只有这几年才遇上天灾不成?非也!千年时光,单有数能记,史书青载的巨大旱灾水涝就足有十次之多,但有那一次闹成如今这地步了?又有哪一次要闹成如今十税五的地步了?其实这哪是什么天灾,根本就是人祸而已!而这祸之根源何在?祖制也!

庙堂诸公遵循祖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地方官吏遵循祖制,刻板守旧,只思如何在祖制下加官进爵,鲜有思虑民生财富,一旦遇事便只知增税添赋……官者,两张嘴矣!上吃朝廷俸禄,下吞百姓血肉,皆混账者也!”

赵匡胤既愕然又震惊。他震惊的不是祖制赋税等等,而是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居然出自一个普通的车夫之口。虽然如今帝国的子民都普遍有过相关程度的教育,但一个车夫就有如此见识?那未免也太可怕了些。

车夫似乎注意到了赵匡胤的震惊,赶紧补充了一句:“哦,这番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你们延绥府党岭村的赵官人说的。”

“赵官人?”赵匡胤皱了皱眉,却不知道这个赵官人是谁。

“就是延绥府党岭村的赵信赵大官人啊!”

“啊?原来是他?!”赵匡胤恍然大悟。

延绥府党岭村,赵姓为第一大姓,族人逾千,遍布整个延绥府。

圣祖时期,常山赵子龙名震天下,曾白马白袍,执晴天钩镰枪于万军丛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