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极地】

葱岭,在圣祖以前的华夏典籍里是属于极西之地。《左传》里曾记载周穆王曾西巡至此朝拜西王母。当时,这里叫不周山。汉武帝时西征见此山葱翠高耸,于是命名葱岭。必须说明的是,葱岭其实是一个冰川平原,由于海拔极高,所以看上去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事实上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古代,想要越过葱岭的确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除非从葱岭中的自然裂口通过---那里海拔较低,气候不会那么严寒---否则就是自寻死路。这也是为什么天山南麓的鸿蒙口如此重要的原因。想要翻过连绵千里的葱岭,必须经过南边的鸿蒙口,或者是北边的紫金关,又或者是贵山城、赤谷城等自然大裂口。

那么有没有人徒步翻越葱岭的呢?

以前不知道,但现在是有了。

茫茫无际的葱岭高原上,一条长长的人流正在这里默默行进着。

刚刚步上寒雪地带时,队伍中还有人高声喧哗,一些来自帝国南部的将士还非常有兴趣地抓起雪块来互相嬉闹。连战马也喷喘着气息,抬高脚步轻盈向前。

但是现在,整个队伍就像一只被寒冷压迫到无法呼吸的默默爬行的长虫,只是在依靠本能不断向前蠕动而已。

连续三天不简短行军耗尽了所有人的体力,这种机械式的行进仿佛永无尽头。大地上满眼皆是铺天盖地的白,没绕过一座山梁,便会看见前方是更多、更无尽的曲折往复的雪覆山梁,他们的面貌都一模一样,都是那同一种噬人的苍茫,当雪景从情趣昂然变成单调,人的心情便开始烦躁,等烦躁积累到令人作呕时,便是寒带行军的痛苦进入了前夕阶段。

突围了。在邹燃的带领下大家的确轻松突围了。面对多图在山下摆下的千军万马,邹燃连去触碰的意思都没有。

或许多图发现自己等候了一夜的汉军竟然只是我留在山上的八百匹悬蹄踢鼓的战马会气到吐血吧?!哈哈。

每当想到这点,邹燃就会忍不住露出难辨的笑容。

连吕涛都不得不承认,邹燃果然是有天生的逃跑才能。六千名训练有素的汉军要静悄悄的逃离并不是什么难事,马裹蹄,人衔环就是了。难就难在如何让多图发现不了。而邹燃竟然用数千个粗劣的稻草人和八百匹战马解决了问题。

后军发现匈奴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中午的事了。

不过逃脱的庆幸很快就消失在极地狂暴的寒冷中。邹燃牵着驮有李珊的战马一步一步地行进着。极度疲惫和困乏像个无形的巨大蚊虫,贪婪的吸干了他所有的精力后好像仍旧不知足,酸麻的空乏感从五脏六腑向上顶的人头重脚轻。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自己摇摇欲坠,那种失衡感觉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