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陈登身亡

离间计,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离间计其实要说起来,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莫测的计策,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不得不说此计直指人性的弱点。

人心隔肚皮,防人之心自然是不可无的,谁又知道另外一个人是不是值得自己完全信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彼此之间生有罅隙,外人的离间计才能产生效果,也就是说,离间计的成功,与其归结于施计者的高明,不如说是祸起内部,被施计者自己败于自己之手。

离间是否成功,还必须看看对象。《三国演义》里被离间最多次的武将是吕布。一开始的时候他居然只被黄金和赤兔诱惑,就杀害了义父丁原;後来又被貂蝉、王允说服,杀害其第二个义父董卓。正是因为吕布这个人立场一向不坚定、见利忘义之故也。至於韩遂和马超、袁氏兄弟、曹*和蔡张二将、司马懿和魏王等皆是因为彼此间都有心病,最後惨遭离间。

离间计能识破吗?当然可以,曹懆曾经离间过刘备与太史慈(见本书第十一章内容),没有成功,因为刘备有知人之明,看人极准,完全信任太史慈;周瑜曾离间过太史慈与廖化(见本书第六十九章内容),却被太史慈将计就计,大破之,为何?只因太史慈熟悉三国历史,相信廖化。说实话,周瑜如果换个离间对象,比如苏飞,甚至甘宁,太史慈都难免要中计矣。毕竟历史上苏飞、甘宁二人,可都是孙吴之将。可周瑜就偏偏就挑中了廖化,也许是因为廖化出身黄巾,感觉更容易使太史慈不信任吧?没想到••••••周瑜纵然明见万里,又怎会知道太史慈是个“穿越者”?此离间计之败,不是周瑜的智计失误,而只能说是太史慈运气太好!

吴郡太守朱治将薛礼一家尽皆杀死,城中民心、军心动摇,暗流翻涌。朱治一面亲自统军严加防备,以防会籍太史慈再次来袭,一面遣信使往秣陵报告孙策薛礼“私通”宛城张绣之事,并请求援兵。

却说孙策在秣陵,苦心经营,整备兵马、建造战船、招贤纳士。有兖州东郡发干县人,潘璋,字文珪,投于麾下,孙策见其颇有武勇,大喜,拜为别部司马。又有江东名士,吴郡吴县人,顾雍,字元叹,亦来投,孙策拜为功曹,命其辅佐张昭、张弘处理扬州政务。

这一日孙策接到吴郡朱治送来的告急文书,览毕摇头长叹,周瑜在侧笑问道:“伯符(孙策,字伯符),何事不悦?”

孙策叹道:“这段时日,会籍太史慈已成气候,‘山越人’之‘熊夷部’2万余众举族依附之,太史慈又挑选其中勇壮者,新得3000精兵,会籍城内刘备军数已达6000,实力不可小觑。这不,朱君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