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说过‘十八相送’?”显然,月娥一直在留心着身后他们的谈话内容,见一路上叶萍总是不开窍,枉费了小姐林梦蝉的苦心,忍不住就插了进来。
听了月娥的话,林梦蝉的脸马上就浮起了一抹红晕。而叶萍则是不解其意,两只眼来回不停地在林梦蝉和月娥俩人的脸上找答案。
“十八相送”是当时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爱情故事中的一段。故事的主角一个是梁山伯,另一个就是祝英台。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后人还有梁祝化羽成蝶、比翼双飞的说法。
“十八相送”说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结下深厚的情意,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深深爱上了梁山伯。这时候,祝家谎称祝英台的母亲染疾有病,命祝英台急速回家。临分手之前,梁山伯亲送祝英台下山。一路之上情种深种的祝英台,百般暗示梁山伯要以身相许。而梁山伯则不知祝英台是女儿之身,不解祝英台的暗示。在“十八相送”中,祝英台就是用比翼鸟、比目鱼等等来暗示梁山伯的。
叶萍虽说是天资聪敏,但是,一来,他哪里会懂得女人的心思?二来,他痴迷武学,竟在此时尚不解风情。明明梁祝故事早就熟知于心,却是不知月娥为何此时提起,更不知道林梦蝉说的比翼鸟、比目鱼什么的,和“十八相送”有什么关系。
下得山来,他们走到小三子放置马具的地方,取出两幅马具,月娥一声唿哨,悠悠飘荡林间,隔了一会儿,云杉林里就传来马的长长的嘶鸣声,月娥又一声唿哨,马的叫声再起,片刻以后,马蹄声已经到了近前。
桃花马看到林梦蝉,犹如老朋友一样跑到她的面前,打着响鼻,用马头在林梦蝉身上、脸上蹭来蹭去。林梦蝉也伸出玉手,轻轻地抚摸着马头,轻轻地为马儿梳理鬃毛。
月娥先为林梦蝉的桃花马备好马鞍、马镫,再去备自己的马匹。叶萍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相送她们,就静静地看着月娥备马。林梦蝉则是看着叶萍出神儿。
叶萍也要把自己的马匹招来,却被林梦蝉止住了。林梦蝉告诉叶萍。福叔就在前面等着自己,要叶萍不要再送。
不一会儿月娥备好马,就请林梦蝉上马。林梦蝉从月娥手里接过缰绳,踏上马镫,翻身上马,和叶萍只说了:“公子保重!”四个字,就再也说不下去,手中鞭子一挥,桃花马就放开四蹄向前跑去。
叶萍见林梦蝉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