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曰:“叔父不救我,刘琦命休矣。”诸葛听罢,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于是刘备求助于孔明,叫孔明为刘琦献上一计,让他躲此场杀身之祸。孔明曰:“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不好说。”刘琦只好,又求助于刘备。刘备只好附在刘琦耳边如此一般后,刘琦安心的回去了。
次日,刘琦差使者邀刘备到府聚宴。刘备托病不起,请孔明代之。孔明只好应允,到刘骑宅前下马,入引公子。公子带孔明进后堂,曰:“现继母不能容我,请先生救我。”
孔明曰:“这是公子的家事,我也只是寄住你们家,怎么好插足于你们的家事呢?如果这件事情被泄露了,我的大祸将至。”说罢,便起身要告辞。刘琦曰:“即然如此,我也不说别的,咱们喝酒吧。”于是刘琦拉着孔明的手进入密室,饮酒去了。饮酒之际,刘琦又曰:“继母不能容我,请先生救我。”孔明听罢,忙起身要告辞。刘琦曰:“既然先生,不愿意赐教,那就算了,为什么要走呢?”孔明又坐下来。酒饮一半,刘琦又曰:“我有一本珍藏的古书,不知道先生想不想看。”
孔明曰:“书放在什么地方,拿过来给看一看。”
刘琦曰:“请先生随我来。”于是孔明跟着刘琦,上了楼。刘琦又跪下来,泣曰:“继母不能容我,刘琦命在旦昔,请先生救我。”孔明听罢,作色曰:“你叫我来看书的,为什么又要提那事呢。”随要下楼告辞。那知楼梯已被下人撤走,孔明无奈。刘琦曰:“先前,我知道,先生为什么不愿赐教,只是怕此事泄漏,祸及自身。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间只有我们两个人,先生可以赐教否。”
孔明曰:“那是你们的家事,我怎么好说呢?”
刘琦曰:“先生如果还是不愿救我,我马上死在先生的面前。”说罢,拨出剑,就要自刎。孔明急忙夺下刘琦的宝剑,曰:“我已有良策,可救公子一命”
刘琦曰:“愿请先生赐教。”
孔明曰:“公子难道没有听说过申生和重耳的事情吗,申生在内,结果死于非命,重耳在外,而安全。现在黄祖已亡,江夏无主将,公子何不奏请,屯兵江夏。这样以来公子可以自保。”刘琦听罢,拜谢孔明,然后命人取来梯子,送孔明下楼。
孔明辞别刘琦后,回见刘备,告之其事。刘备听罢,哈哈大笑。次日,刘琦上言刘表,欲要守江夏,刘表又犹豫不决。随请刘备来共商大议。刘备进言,同意刘琦屯兵江夏。刘表又曰:“最近听探马来报,曹*想犯荆州之意,望贤弟不可不防,”刘备曰:“愚弟明白,我这就去做防范,请兄长不要担心。”随告辞刘表,回新野。刘琦引兵三千精兵镇守江夏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