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师傅,丁司令请您陪同他一起,去接待以登莱巡抚孙元化为首的考察团。”小太监张德子笑呵呵的走进曹成的办公室,将丁正的手令交给他,“请您签一下字。”
曹成认真的看了一下手命,“没想到孙元化的榆木脑袋居然开窍了。自古是求人就要低三分,他堂堂的登莱巡抚,终于求到了咱们华夏军门上。”
“师傅,要不要难为难为一下孙元化?”张德子问道。
“我虽然和孙元化有矛盾,但是,公是公,私是私。别忘了咱们是来干什么的,也别忘了咱们拿谁的钱。”曹成说道,“你去准备一下马车,咱们马上就过去。”
谈判在青岛市政大楼进行。
丁正首先表示对登莱巡抚孙元化一行的欢迎。
孙元化表示感谢,同时对曹成参与谈判感到一丝诧异,但却没有表现出来。
曹成本来是朝廷派派驻镇胶州特区的监军太监,怎么那么快就转变了身份?让曹成参与谈判似乎有些不合常规。
不过曹成自己心里明白,这是华夏军对他的信任。如果自己,在谈判过程中不能维护华夏军的利益,他很有可能被他的哥哥曹化淳调回京师。
登莱方面需要出售海产品,胶州湾方面需要原材料。双方一拍即合,所以,谈判过程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登州水师捕捞的海产品腌制问题、产品质量,以及收购价格。
这个时代,没有冷库可以保鲜,所以,海产品出水之后,就必须迅速用盐腌制,防止海鱼、海蟹等腐烂变质。
“丁将军,我们之所以要那么高的价格,主要是腌鱼的盐用量太大,占了成本的一半。”孔有德说道,“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即使我们能用私盐,盐的成本也会很大。”
丁正说道,“盐的问题,你们不要担心,所有的腌制海产品用盐,由我们给提供。在每条捕捞船上,我们都会派驻质检人员,控制海产品的含盐量以及海产品的质量。”
孙元化问道,“丁将军,我们估算了一下,每次出海至少用数万斤盐,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搞来的?如果不介意,可以说一下吧?”
“孙大人,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即使我们不说,以后你们也会知道。”丁正说道,“我们青岛盐务局的现在有两大盐场,年产量粗盐和精盐各一亿多斤。你们需要的这点海盐,实在是微不足道。”
曹成拿了两个瓶子过来,“诸位请看,这一个瓶子装里是粗盐,是朝廷卖给老百姓吃的,还有泥沙,还带些苦味,另外一瓶是我们盐厂生产的精盐,诸位可以尝一尝。”
孔有德用手捏了一点精盐放在嘴里,“不错,不错,还有一点鲜味。”
其他人尝了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