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者,①韂之诸庶駆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②为中庶子。③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④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⑤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⑥ 注①正义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注②索隐公叔,氏;座,名也。座音在戈反。 注③索隐官名也。魏已置之,非自秦也。周礼夏官谓之“诸子”,礼记文王世子谓之“庶子”,掌公族也。 注④索隐□魏侯之子,名罃,后徙大梁而称梁也。 注⑤索隐战国策云韂庶子也。 注⑥索隐疾重而悖乱也。正义悖音背。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①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韂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韂鞅。 韂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韂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凪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②以帝王之道比三代,③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④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注①索隐景姓,楚之族也。监音去声平声并通。 注②索隐音税,下同。 注③索隐比三。比者,频也。谓频三见孝公,言帝王之道也。比音必耳反。 正义比,必寐反。说者以五帝三王之事比至孝公,以三代帝王之道方兴。孝公曰“太久远,吾不能”。 注④索隐音悦。 孝公既用韂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韂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①有独知之虑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