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白起者,郿人也。①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②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③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④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干⑤河。⑥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⑦拔之。后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⑧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⑨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⑩遂东至竟陵。⑾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⑿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⒀

注①正义郿音眉,岐州县。

注②索隐在河南也。正义今洛州伊阙。

注③正义今洛州南十九里伊阙山,号曰龙门是也。

注④正义言太尉。

注⑤集解徐广曰:“音干。”

注⑥集解郭璞曰:“今河东闻喜县东北有干河口,因名干河里,但有故沟处,无复水也。”索隐魏以安邑入秦,然安邑以东至干河皆韩故地,故云取韩安邑。

注⑦集解徐广曰:“河东垣县。”

注⑧索隐地理志不载光狼城,盖属赵国。正义光狼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五里也。

注⑨集解徐广曰:“昭王二十八年。”正义鄢邓二邑在襄州。

注⑩正义夷陵,今峡州郭下县。

注⑾正义故城在郢州长寿县南百五十里,今复州亦是其地也。

注⑿正义陉庭故城在曲沃县西北二十里,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此南阳,河内修武是也。”正义案:南阳属韩,秦攻之,则韩太行羊肠道绝矣。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①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②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③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④

注①索隐地理志野王县属河内,在太行东南。孟康曰“古邢国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河南新郑,韩之国都是也。”索隐郑国□韩之都,在河南。

秦伐野王,是上党归韩之道绝也。

注③索隐平阳君未详何人。

注④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