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置石门县,贞观年中改为云阳县。” 注⑤集解周礼曰:“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注⑥正义在戈反。 注⑦集解徐广曰:“表云二十三年。” 注⑧索隐名渠梁。 孝公元年,①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闲②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③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闲,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④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髃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⑤ 注①集解徐广曰:“庚申也。” 注②正义并,白浪反。谓淮泗二水。 注③正义楚北及魏西与秦相接,北自梁州汉中郡,南有巴﹑渝,过江南有黔中﹑巫郡也。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西北过渭水,滨洛水东岸,向北有上郡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界秦境。洛即漆沮水也。 注④正义即龙门河也。 注⑤集解地理志天水有獂道县。应劭曰:“獂,戎邑,音桓。” 韂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①求见孝公。 注①正义监,甲暂反,阉人也。 二年,天子致胙。 三年,韂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①八年,与魏战元里,②有功。十年,韂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③十二年,作为咸阳,④筑冀阙,⑤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⑥集为大县,县一令,⑦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⑧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⑨十九年,天子致伯。⑩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⑾朝天子。 注①正义在同州澄城县界也。 注②正义祁城在同州澄城县界。 注③集解地理志曰河东有安邑县。正义括地志云:“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阳县东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即秦孝公徙都之者。今咸阳县,古之杜邮,白起死处。” 注⑤正义刘伯庄
(本章未完,请翻页)
15-16-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