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越是连续使用时间长的窖池生产的洒也就越好。
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
后来,国内外相继开发应用过滤精度及效能高的酒用过滤机,有力地推动了酿酒业的发展。酒用过滤机的使用使啤酒、葡萄酒、黄酒等清亮、透明而且稳定性好,提高了成品酒的外观,不仅体现了酒的高质量,也能诱发人们的饮用欲望。
而在这之前,其实酒的卖相并不是特别好,让人看了不敢恭维,只能够一口闷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酿造酒是最自然的造酒方式,主要酿酒原料是谷物和水果,其最大特点是原汁原味,酒精含量低,属于低度酒,对人体的刺激性小。
例如用谷物酿造的啤酒一般酒精含量为3%~8%,果类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为8%~14%。
酿造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当然,在二十一世纪,恐怕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就是大多数喝酒的人,其实并不是为了养生而喝酒的。
事实上,大部分人喝酒,都是图个痛快。
虽然有部分人的确是为了养生,有喝药酒补身体,或者喝葡萄酒舒畅血脉的习惯,但为了痛快而喝酒的人,却占据了喝酒人群的绝大多数。
尤其是中国人!
虽然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中国人的酒量并不如战斗民族的毛子们。可实际上,中国人在某种意义上,酒量也是不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这要从人喝酒之后,消化酒精的原理说起。
酒精进入体内后,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60-90分钟达到高峰。
酒精有20%被胃吸收,80%被小肠吸收。酒精进入血液后,被输送至肝脏。
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使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
乙酸再被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彻底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泄出体外。
而其中,酒精,也就是乙醇是让人体直接产生醉意的一种物质。而一个人酒量大小,其实就是看这个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多少而定。
乙醇脱氢酶多,这个人分解乙醇的速度就快,而酒量自然就大。
乙醇脱氢酶钱,这个人分解乙醇的群体就慢,而酒量自然就小。
而事实上,中国人在世界人种当中,属于乙醇脱氢酶很高的一种。因此,大部分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也不是很容易就醉酒。
只不过,不容易醉酒并不等同于不容易出事。
因为根据调查研究,科学家也发现,中国人在乙醇脱氢酶很高的同时,乙醛脱氢酶却很低。
(本章未完,请翻页)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