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事态平息

赵锦桢毕竟不是普通官宦家的小姐,而是地地道道世袭功勋之后,姐姐又在宫内做了妃子,生母娘家还是相府。

所以堂内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位襄安侯府三小姐,若真执意将事情闹到御前,那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完全有能力办到的事情。

而太子萧启瑞,虽说他是皇后所生嫡子,可有萧启琰这位先帝血脉在,他储君的位置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萧启瑞最忌惮的,就是百官参他言行有失,举止不当的奏本。

而如今赵锦桢说他私设公堂,纵容侧妃轻辱功勋之后,在先帝亲赐的襄安侯府内为所欲为。

这一桩桩,一件件,若赵锦桢真闹到了御前,那他这个太子必然又要被弹劾,到时若叫文武百官,都觉得他萧启瑞毫无储君之风,那人们就会在次想起,萧启琰这个先帝之子,而后这个五弟就会取代他太子的位置,继承大晋的王位。

这种被取而代之的不安感,从萧启瑞成为太子那日起,就无时无刻不叫他心里惶恐不宁。

所以他流连女子之中,每日醉生梦死,何尝不是因为太子之位,总有种朝不保夕的感觉,而因为恐慌,所以才用女人和美酒麻痹自己,大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思。

而如今眼见赵锦桢一事,萧启琰公然插手,甚至要出兵剿匪,擒下歹人将事情真相审讯出来。

一想到查明的真相,最终是赵锦桢确实乃清白之躯,那他这个险些冤枉了好人,诋毁了堂堂侯府千金的太子爷,恐怕又要在朝堂上受尽非议和弹劾了。

想到这里,萧启瑞在顾不得什么颜面,也不想为谁撑腰做主了。

只想快些将事情平息下去,不愿萧启琰插手的他,立刻伸手一指李香蝶,神情极度不满的说道:

“你看看这下可满意了,明明就是你母亲不对在先,如今三小姐和四小姐互相作证清白,本太子就知道外面的流言全不可信。而侧妃你竟然还为了一己之私,继续胡搅蛮缠,当真是叫人太失望了。你哪里还有半点太子府妃嫔的样子,赶紧带上你母亲李夫人,随本太子离开襄安侯府,若事情真闹到御前,惹得父皇烦心,到时别说我饶不了你。”

李香蝶自幼被娇宠惯了,可说到底她不过是尚书府,官宦之家的千金。

在身份地位上,她如今若不是得了个侧妃的头衔,别说和赵锦桢这等侯府嫡出没法比,就是赵锦枝这样的庶出女,论起身份她都难以相比。

所以眼见太子不愿给她做主撑腰了,李香蝶的气焰马上也嚣张不起来了,毕竟她的父亲还要继续在朝为官,若彻底得罪了襄安候和相府,那在朝堂上的日子恐怕也很熬了。

就在李香蝶,随着太子不在管她,而慢慢冷静

(本章未完,请翻页)

1-1-2/3